科研进展

傅伯杰研究组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研究组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通过揭示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碳水权衡关系,构建自然-社会-经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耦合框架,提出了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黄土高原的退耕还林阈值。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Nature Climate Change 

  2000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植被恢复工程,其中又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增加和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高最为显著,但是,同时观测也发现该地区流域产流和土壤含水量显著下降。半干旱地区植被与水的关系一直是国际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性也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傅伯杰研究组通过耦合地面观测,遥感和生态系统模型等多种研究手段,量化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的固碳、径流、蒸散发等生态效应,构建了自然-社会-经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耦合框架,建立了区域碳水耦合分析方法,提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应综合考虑区域的产水、耗水和用水的综合需求。研究揭示了黄土高原水资源植被承载力的阈值,并指出目前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已接近这一阈值,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该承载力阈值在383-528 g C m-2 yr-1间浮动。这一研究成果在区域生态系统碳水耦合分析方法上有所突破,并对于指导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climat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climate3092.html    

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承载力阈值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89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