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
职  称: 研究员
性  别:
电  话: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Email: mingxu@rcees.ac.cn
简历:
姓名:徐明
出生年月:1983/3/23
出生地:辽宁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行政职务:无

学习经历
2006-2011,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分析化学,博士 导师:王秋泉 教授
2002-2006,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学士

工作经历
2021 - 至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2016 - 202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2014 - 201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2011 - 2013,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Lab Chim Analyt Bioinorgan & Environm,博士后,合作导师: Prof. Sandra Mounicou,Prof. Ryszard Lobinski

研究方向:
重金属(离子态、颗粒态)的健康效应、毒性机理与分子机制
招生方向:
083001-环境科学
070302-分析化学
0703J1-纳米科学与技术
专家类别:
高级
社会任职:
1.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原子光谱专业委员会委员
2.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委员会委员
3.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Environment & Health、Review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Atomic Spectroscopy、《环境化学》等期刊编委或青年编委
获奖及荣誉:
1. 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23)
2. 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五完成人,2022)
3. 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9)
4.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8)
5. 陈国珍奖学金(2010)
6. 黄本立奖学金(2009)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光谱/质谱成像技术的纳米银胃肠道转化与亚器官空间分布研究,2024-2027,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内暴露图谱,2022-2026,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饮用水铀暴露诱发的肾脏毒性特征与细胞死亡机理,2022-2025,主持.
4. 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科技专项培育项目子课题,污染物的生物分子靶点与标志物识别及作用机制,2021-2022,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与机制,2020-2022,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基于金属组学揭示纳米银肝细胞毒性的分子机制,2015-2017,主持.
7.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子课题,阐明典型污染物对肿瘤恶化和去分化的分子机制,2014-2019,主持.
8. 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有机含氟纳米材料的毒理学机制,2015-2019,主持
9. 科技部973项目,典型人工纳米材料的水环境过程、生物效应及其调控研究,2014-2018,参与.
代表论著:
1. Wang X. Xu L. Ma M. Xu M.* Zhou Q. Liu S. Jiang G. A Novel Strategy for Visualizing, Tracing and Measur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3, 2302366.
2. Qi M.# Wang X.# Chen J. Liu Y. Liu Y.* Jia J. Li L. Yue T. Gao L. Yan B. Zhao B. Xu M.* Transformation, Absorption and Toxicological Mechanism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Following Oral Exposure. ACS Nano 2023, 17, 10, 8851–8865.
3. Xu L. Xu M.* Sun X. Feliu N. Feng L. Parak W. J.* Liu S.*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gold nanoparticle delivery via the enhanced permeation and retention (EPR) effect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based targeting. ACS Nano 2023, 17, 3, 2039-2052.
4. Xu M. Mohamed Soliman M. G. Sun X. Pelaz B. Feliu N. Parak W. J.* Liu S.* How Entanglement of Different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Complicates the Prediction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Interactions of Gold Nanoparticles. ACS Nano 2018, 12, 10104-10113.
5. Zhu J. Xu M.* Gao M. Zhang Z. Xu Y. Xia T. Liu S.* Graphene Oxide Induced Perturbation to Plasma Membrane and Cytoskeletal Meshwork Sensitize Cancer Cells to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ACS Nano 2017, 11, 2637-2651.
6. Xu M.# Zhu J.# Wang F. Xiong Y. Wu Y. Wang Q. Weng J.* Zhang Z.* Chen W. Liu S.* Improved In Vitro and In Vivo Biocompatibility of Graphene Oxide through Surface Modification: Poly(Acrylic Acid)-Functionalization is Superior to PEGylation. ACS Nano 2016, 10, 3267-3281.
7. Xu L. Wang X. Wang R. Liu S. Xu M.* Engineered macrophages: a safe-by-design approach for the tumor targeting delivery of sub-5 nm gold nanoparticles. Small 2023, 19, 2205474.
8. Xu L. Xu M.* Wang R. Yin Y. Lynch I. Liu S.* The Crucial Role of Environmental Coronas in Determining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Engineered Nanomaterials. Small 2020, 16, 2003691.
9. Ma M.# Wang R.# Xu L. Xu M.* Liu S. Emerging health risks and underlying toxicological mechanisms of uranium contamination: lessons from the past two decades.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20, 145, 106107.
10. Ma M. Wang R. Xu L. Du J. Xu M.* Liu S. Emerging Investigator Series: Enhanced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and improved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 of palladium nanosheet by alginate-coro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 2021, 8, 3511-3523.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