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普专项项目申报通知

各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落实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国家需求,动员和激励中心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参与生态环境科学传播与普及工作,促进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科普能力建设水平和公众生态环境科学素养提升,搭建中心科学研究与青少年教育机构密切协作的桥梁,激发青少年对生态环境科学的学习热情,中心将组织开展2021-2022年度科普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对象

  中心在职职工与北京市市属中学在职教师联合申报,中心需为第一申报单位,项目实行中心职工和中学教师双负责人制。每个项目原则上不超过2个单位,每个单位参与人员2-5人。

  二、征集范围及资助额度

  本次项目申报征集依照《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科学传播专项管理办法(试行)》实施,2021年度支持项目主要指南方向及要求:

  1. 申报的科学普及内容需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重点方向包括:新型污染物及其健康效应、生态产品价值与生态经济、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水环境管理、大气颗粒物形成与控制、环境生物与功能材料等。

  2. 中心职工和研究生需在以上方向中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并能为中学教师和中学生进行该方向的知识集成和学术交流。

  3. 为鼓励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与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和学科交叉,优先支持以上学科的中学教师参与联合申报。

  4. 中学教师需具备以上基础学科的丰富教学经验,具有将基础科学知识在解决生态环境科学问题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讲解的能力,能够通过授课提高青少年对基础学科的学习热情,提高对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的认知能力。

  5. 鼓励在科研条件具备时,中心职工(研究生)与中学教师通过学科交叉进行科研探索,加强基础学科在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联合发表科研论文。

  6. 项目形式包括:原创科普内容作品/产品的开发研制,或科普课程设计,科普书籍、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创作等。项目执行过程中需组织对中学生的科普讲座。

  7. 本年度支持项目不超过7项,每个项目资助强度为5-10万元。项目执行期为1年。

  三、申报方式

  1. 申请人填写电子版申请书,并打印盖章签字。

  2. 项目填报起始时间2021年7月20日,截止时间为2021年8月10日。

  3. 所有书面材料采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三份。

  四、联系方式

  生态环境中心综合办公室:姜立军 博士

  电话:62849185

  邮箱:kepu@rcees.ac.cn

  附件: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21-2022年度科普项目申请书

  综合办公室

  2021年7月19日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