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第29期预告(4月27日):候鸟守护者

 

  “鸟类很聪明,它们也有感情。”田志伟目视远方,若有所思。

  2004年田志伟救下了17只中毒的东方白鹳,后来有六只辗转到了唐山的一家动物保护站,十年后田志伟再去看它们,它们依然能够认出他。

  从那以后,田志伟下决心把动物救助站做好,给自然界的这些生灵留下一个生存的地方。

本期嘉宾

  田志伟是河北省唐山市乐亭的一位候鸟保护志愿者,是唐港开发区大清河救助站的负责人,他从事候鸟保护已经有10多年时间了。从部队退伍后,他曾经在大清河盐场工作,2004年,在当地救下了13只被投毒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从此开始了对鸟类的研究和保护,走上了护鸟道路2010年,田志伟办了5年停薪留职,花2000元承包了35亩地,建起了“大清河救助站”。

  如今,他能从鸟儿的体态和鸣叫声中快速而准确地判断伤情;他能熟练地给伤鸟喂药、缝合、接骨;他能根据鸟儿不同的习性对其进行野化训练。他已救助并放飞野生鸟3000余只,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就有300多只,很多是国家珍贵禽类。他先后人工孵化出了黑翅长脚鹬、白额燕鸥、环颈鸻、反嘴鹬等7个种类的野生鸟1000多只。2018年,3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遗鸥在这里经人工孵化破壳而出,这在全国尚属首例,现在它们已被放归自然。

  爱无大小,诚可动人。正是有了老田及志愿者们的坚守,大清河救助站,这个受伤或迷途鸟儿的温馨“家园”,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爱鸟者之家。区域内捕杀鸟类现象逐年减少,栖息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迁徙鸟类从2004年可观测记录的215种,增加到现在的398种,越来越多南来北往的鸟儿选择在这里中停栖息。

  守护候鸟回家路,田志伟10余年徒步巡线50万公里,不经意间写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讲座主题:候鸟守护者—田志伟

讲座时间:2019年4月27日(周六) 9:00—10:30

讲座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科研楼601会议室

报名方式

https://f.lingxi360.com/f?fid=MedeHqov0or_H&utm_bccid=LXEsJeJt

  点击链接填写报名表

联合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猫盟CFCA

  北京市教委学生活动管理中心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

  千龙网 教育通科技频道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