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第十四期成功举办

  226日下午,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第14期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科研楼601会议室举办。 

  论坛邀请了自然大学联合发起人冯永锋作从穿山甲公子到大鸨卫士,说说民间野保力量科普报告。冯永锋老师介绍了大鸨的生存现状,目前主要的分布区域,以及受到的盗猎偷猎状况,为我们讲述了在民间那些自愿成为动物保护与环境保护志愿者的人们,让我们了解到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野生动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的人,同时还讲述了志愿者们与偷猎盗猎集团斗智斗勇的故事。报告结束后,家长及孩子积极与冯老师互动,活动现场气氛活跃。报告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激发了大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热情。 

  来自东升实验小学、农大附小、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枣园小学、林大附小、翠微小学、北京府学胡同、东城区灯市口小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等100名师生以及15名学生、社会人士及生态环境中心学生及老师参加了论坛。 

  北京城市生态监测联盟论坛为广大生态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让学生,社会各界有机会走进研究院所,常态化听取生态科学最前沿的报告,领略自然风采,探究生态文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资源单位,面向全市中小学及家长,每月一期,常态化对社会开放,用平实通俗的语言,讲述科学故事。具体请关注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网络通知(http://www.bjurban.rcees.cas.cn/)或关注千龙网北京教育通微信客户端。 

  本期对2015-2016年论坛报告进行了总结,为参加论坛最活跃的同学颁发了小小生态学家证书,并每人奖励一本自然科普读物《通用博物学图典》,以鼓励小朋友们继续保持一颗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心。 

论坛现场

  延伸阅读: 

 

大鸨 Otis tarda

  大鸨(学名:Otis tarda,英文名:Great Bustard)是鸨科鸨属的鸟类。大鸨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身高背宽雄鸟体长可达1体重10公斤,雌鸟比雄鸟相对要小得多平均体重3.5公斤,是世界上雄鸟和雌鸟体重相差最大的鸟类。大鸨是草原鸟类栖息于广阔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通常成群一起活动。它十分善于奔跑比骏马还快,大鸨的鸣管已退化不能鸣叫。大鸨既吃野草又吃甲虫、蝗虫、毛虫等各种昆虫称得上大草原的保护神。 

  大鸨主要越冬于辽宁、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江西、湖北等省,偶尔也见于福建,此外也有少数种群终年留居在繁殖地。大鸨的食物很杂,主要吃植物的嫩叶、嫩芽、嫩草、种子以及昆虫、蚱蠓、蛙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象鼻虫、油菜金花虫、蝗虫等农田害虫,有时也在农田中取食散落在地的谷粒等。 

  由于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造成大鸨的分布数量急剧下降。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7227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