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科学”研学体验活动在中心举行

  1113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北京中科科教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了为期一天的“生态环境科学”研学体验活动。中国科学院青促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小组负责了科普报告和实验室、展板参观工作。本次研学体验活动以“走进生态环境中心,开启科学之旅”为主题,结合生态环境中心研究特色,设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展示,涵盖科普报告、展板讲解、互动交流、实验室参观等。来自北京市西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北京市一〇一中学和北京十一学校的近五十名学生和家长参加了活动。 

  科普报告环节由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副秘书长,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科教地球科学项目核心专家杨蔚博士主持并致辞。杨蔚强调了开展生态环境科学科普活动的重要意义,并预祝本次研学体验科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长,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倩博士做了题为“北极之美和科学探索”的报告。刘倩结合担任北极科学考察队员的经历,向同学和家长们全面介绍了北极的气候、地理和生态环境状况,和极地研究的开展情况。之后,青促会生态环境中心小组组长逯非博士做了题为“我们生活中的碳排放”的报告,结合科普视频介绍了碳排放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同学们计算衣食住行产生的碳排放数量。报告会上,参访者们就感兴趣的话题与两位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报告会后,参访者依次参观了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展览室、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和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并观看科研情况展板。中心青促会小组成员章大鹏博士、张海峰博士,以及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张红星博士热情地为同学和家长们讲解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实验仪器、科研成果、应用前景和最新科技研究动态,也分享了他们的科学探索故事。参观者不时向科研人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科研人员均耐心地为大家解疑答惑。 

中科院青促会副秘书长杨蔚研究员主持并致辞 

中科院青促会理事长刘倩博士作报告 

逯非博士作报告 

科普报告会现场 

参观中心展览室 

 

参观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章大鹏博士为参观者介绍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海峰博士为参观者介绍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红星博士介绍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平台 

    

参观北京城市生态站气象观测平台 

活动参加者合影 

参加活动同学与青年科研人员合影 

仔细观察测量仪器内部结构 

  中科院青促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小组 

  20161114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