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暑期开展科普系列活动

  高温轮休期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组织在读研究生开展了“传播科学知识,筑梦环境生态主题科学传播系列活动,派出研究生到北京市少年宫做科普讲座,讲解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的监测研究项目。 

  25名优秀研究生积极踊跃报名参加该项活动,经过和少年宫方面沟通确认,最终选派4名研究生代表生态环境中心走进北京市少年宫。柳蒙蒙81日讲解的题目是“河流及其污染那些事”,柳给同学们讲解了河流湖泊水系的污染现状及原因,以及我们怎么做才能让河流更清澈干净;薛朝阳82日的讲解题目是“空气质量指数与我们”,薛给同学们讲解了空气质量指数是什么,怎么得来的,生态站的监测项目都是什么涵义,有什么意义;梁若玉810日就海洋污染的现状及危害阐释了如何保护我们的蓝色星球;吕笑天811日的讲解题目是“小植物,大净化”,吕讲解了植物调控空气品质的原理,功能及效果,系统介绍了植物对室内室外空气的净化作用。 

  各位研究生精心准备报告,深入研究中小学生心理及接受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办法深入浅出地传递给青少年。他们的讲座受到了北京市少年宫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真诚热烈欢迎。在活动过程中,研究生也经受了锻炼,面对公众的应变能力、讲述能力得到提高。通过系列讲座活动,传播了环境科学理念,启迪青少年如何行动起来,科学地保护环境。广大研究生和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一起用行动诠释了“传播科学知识,筑梦环境生态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生会干事叶雪琴等在志愿者组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该系列活动建立了生态环境中心科普志愿者群库,为生态环境科学知识传播打下良好基础。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 

  2016823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