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及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处理技术

1)生活垃圾机械前分选技术与设备 

概况: 

  生态环境中心鄂尔多斯固废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固体废物联合厌氧发酵”核心工艺可有效解决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投资少、资源化无害化程度高,为我国中小城镇生活垃圾及其他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开辟了一条新路,与之配套的生活垃圾机械前分选系统为后续的综合处理提供了技术保障。针对当前我国垃圾混合收集的现状,此套生活垃圾机械前分选技术与设备除适用于联合厌氧发酵工艺外,还适用于生活垃圾的堆肥处理、老旧填埋场改造以及垃圾焚烧处理厂的前分选阶段,日处理量可达300吨以上,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特点: 

生活垃圾:采用破袋、分捡、筛分、风选、磁选等预处理技术对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分选、打包、制浆等,形成大件干扰物、厌氧发酵料、可回收物和填埋物。 

餐厨垃圾:餐厨垃圾通过固液分离、油水分离、匀浆处理后分为油脂、有机质和其他杂质。其中油脂作生物柴油原料,有机质则经过制浆后形成厌氧发酵料。 

粪便和污泥:通过固液分离设备将其中的塑料、织物、石头、瓦砾等大粒径干扰物选出,其余物料作为厌氧发酵料进入厌氧发酵系统。 

    

2)生活垃圾联合厌氧发酵工艺及资源化技术与设备 

概况: 

  生活垃圾及其他有机固体废弃物经过机械前分选系统形成的厌氧发酵料进入厌氧消化系统,利用“有机固体废弃物联合厌氧发酵”工艺生产沼气(CNG)并对发酵产物进行高值安全利用,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工艺特点: 

  该工艺的特点,一是资源化利用程度高,兼顾能源化和肥料化;二是无害化水平高,协同处理多种废弃物,减少危害;三是节约投资、避免单一垃圾(如餐厨垃圾、污泥)处理的多重建设,产生规模化效益。 

主要工艺参数: 

  湿式中温厌氧发酵,T=35±1℃,TS=8%-12%,发酵周期20-30 d,容积产气率≥ 1.2 m3/m3.d 

示范与应用: 

  鄂尔多斯固废所以“有机固体废弃物联合厌氧发酵”工艺为核心率先在我国建立了生活垃圾及其他有机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和应用体系。经过多年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已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6座,年处理量达80多万吨。 

  目前由固废所建设运行的鄂尔多斯市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沙圪堵镇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项目是本工艺工程化应用的“升级版”和“样板”工程,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产业化示范基地”,发挥着良好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院内单位
  • 院内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挂靠单位
  • 挂靠单位
  • 中国生态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系统服务专业委员会
  • 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
  • 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
  • 北京生态修复学会
其他链接
  • 其他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人民日报
  •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 北京林业大学
  • 美国环境保护局
  • 日本环境省
  • MAX-PLANCK-GESELLSCHAFT
  • 百灵威化学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opyright ©1997-202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100085 京ICP备0500285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